点击关闭
Top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电话:0451-82363952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开发

   区红旗大街259号

二 维 码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我国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存在哪些问题?

2016-12-26

引言


从各国普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利用技术手段支撑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常态。教育信息化在面向广大学校师生和家长以及广大社会学习者的同时,在教育管理、教学支持、学习服务以及终身学习方面具有多种多样的服务功能。


伴随着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也被赋予重要的地位,在构建以服务开放性、类型多样性、结构合理性为基本特征的新型教育现代化体系中也将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近两年,人们对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新型应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政府、企业和社会机构开展了众多探索,普遍的看法是这些新型应用模式的潜在价值不可估量。虽然新型技术具有先天优势,“盲目崇拜与追逐潮流”也是不可取的。


通过分析近些年政府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以及学术机构发布的相关科研成果,本文发现,规划并设计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使其遵循并真正体现“服务”的本质,并没有得到管理者和研究者的足够重视


众多研究者缺少基于中国当代教育发展主要矛盾的理性思考,对政府在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构建中定位、思路的探索不够,特别是基于现代教育治理理念,实现“从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的转变,缺少系统化研究。



教育信息化服务模式新探索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进步,技术虽然起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但已不再是关注的******重点,“服务”理念逐渐占据了主要地位。


近些年,各国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都做了一些服务方面的新探索。例如,美国正在推广免费电子图书和学生图书证计划,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便利,为广大学生提供服务;由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等人投资的Altschool学校在技术平台的支持之下,开展个性化的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中国也初步建成了教育云服务管理体系,有效地保证了数字资源的供给,支持教育服务管理的相关业务;俄罗斯于2015年完成了中小学电子版教材认证,确保现阶段其所有选入联邦教材推荐目录的教材均有经过多方机构验证的电子版,服务质量得到根本保证。此外,英国、丹麦、日本等国家的很多学校利用社交媒体及教育类APP服务于教与学。


通过分析近些年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案例,研究者发现教育信息化的服务属性表现得越来越突出。以各国普遍出现的大规模开放课程(MOOCs)、在线教育为例,出现了以教育云服务、公私合营(PPP)模式构建新型教育服务体系


概括起来,这些创新案例所形成的服务模式可归结为如下三类。

  1. 基于某种创新教育观念的新型服务模式。其中包括:在情报检索、档案管理、图书馆服务、在线学习中探索和发展起来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推荐与定制类的服务模式;在教育资源供给方面出现的以“长尾理论”为依据构建的新型教育服务模式;在教育资源建设与开发方面形成的“共创模式”“公建众享模式”以及“共同建设共同分享”等模式;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方面出现了“用户自带设备”(BYOD)模式;在推进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领域探索形成的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相互协作的“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模式,等等。

  2. 基于某些技术构建的服务模式。近些年移动技术、云计算技术、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微信等社交软件、数据挖掘服务、空间地理信息服务、物联网技术、传感器、Web 2.0、SOA、DRM、数字有线电视技术、卫星教学收视技术等,被各类机构引入到教育信息化中,出现了很多新型服务模式。以近些年迅速发展的家校沟通微信公众号服务、作业考试类移动应用程序为例,因其专门针对某个细分领域的需求,利用被用户广为接受的技术和一种普遍欢迎的应用模式,设计与开发定位明确、操作简便、适用面广的轻量级应用,一经推出便可借助互联网迅速传播,深得用户青睐。此外,教育云服务因其优势明显,当前教育管理机构普遍在利用云服务支撑教育的发展,中国的很多学校也广泛采用基于云的教学系统,推动学习方式的转变。

  3. 借鉴其他领域已有模式,探索教育信息化服务新模式。近些年各类商业领域的服务模式,如应用服务提供商、公私合营、私人主动融资模式、线上到线下模式、企业对企业模式、企业个人模式、个人对个人模式、用户原创内容、专业生产内容等被引入到教育信息化服务模式的构建之中。新型服务模式的探索,体现了开放理念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影响。开放课程、开放数据、开放资源、开放教育、开放存取、开放思想等观念的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正在猛烈地激荡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由此引发了对以“慕课”和“互联网+教育”为代表的新型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的讨论。


此外,新型服务模式虽然大多***早出现在东部地区,但随着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很多也被应用到农村和偏远地区。由此可见,系统分析如何构建有效的教育信息化服务模式与服务体系,对于有效推进教育现代化至关重要。


上一篇:深度|我国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存在哪些问题?

下一篇:观点|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鼓舞和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