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闭
Top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电话:0451-82363952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开发

   区红旗大街259号

二 维 码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2016教育信息化关键词盘点(中)

2017-01-18
4 互联网 + 教育:徘徊在应试边缘


教育体制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互联网教育”、“创客教育”、直播等新的课堂教学,从信息工具的使用到教学模式的改变,均给传统教育体制、教育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布局STEAM教育创客教育


提到STEAM教育,人们往往将它和创客教育联系到一起。STEAM是近年来******上流行的教育概念,在2015年9月,教育部指出要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于是,一场STEAM热在国内渐渐兴起。其中包括北京清华大学附中、人民大学附中都在开设STEAM教育课程,STEAM教育机构也发展起来。


2016年6月,《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创客教育”正式进入国家层面的教育发展规划。期间,温州、深圳、重庆等地区和中小学校纷纷行动,变革学习场景,重构学习方式。


据报道,STEAM教育有许多种不同的应用模式场景,以创客教育、机器人、科学实验、编程等为主流形式。2016年,STEAM、创客教育越来越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特点,我国舆论多数习惯于将“STEAM”和“创客”两个概念放在一起讨论。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创客教育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在创客教育的本土化中,一些培训机构宣传的角度是能参加比赛拿奖状。这样,往往容易过分注重“造物”的开展,而忽视了创客思维的养成。换言之,如何让学生们因为兴趣而不是其他应试方面的原因去参加,这是一个值得长期探讨的话题。


除了培训机构,也有一些学校陆续地试水,但是,数量仍然相对少。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因为目前的教育体系中,课程体系是由学科严格划分组成的。这种分类方式很难让学生将各学科专业中所学到的知识建立起联系,而“STEAM”教育则是基于将分散的科学S(Science)、技术T(Technology)、工程E(Engineering)、艺术A(Arts)、数学M(Mathematics)的不同学科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另一方面,师资的问题、硬件软件、学习空间与环境的问题、现有条块化课程之间的融合问题和评价机制问题等,都可以说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吸引具备创客教育教学能力的老师来加入STEAM教育以及对他们的培训,也是需解决的难题。


新事物的探索中,也会存在一些误区。此外,据媒体报道,美国太平洋国际教育咨询公司总裁齐虹指出,目前不少人对创客和STEM教育(加入Arts前,***初的倡议只有四个字母STEM)的理解存在一定误区,往往把简单地开设一些“创客”课程解释为STEM教育,而不注重STEM教育的实质和核心理念。因而出现了虽然使用了很多先进器材和信息技术,但还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教学,实质上,并没有真正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基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跨学科知识融合的“STEM教育”。


综上所述,在中国的应试环境中,STEAM又该如何“入乡随俗”将是需共同面对的问题。如果照搬传统教育的模式,对每一个孩子进行强制性的教学,STEAM也会成为第二个应试教育。


从信息工具的使用到教学模式的改变,均对传统教育体制、教育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直播热

随着互联网直播终端由PC端走向移动端,直播开始步入“全民时代”。2016年被称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除了被直播催热的娱乐领域外,各个行业垂直领域也在瞄准直播。例如,“直播+教育”。2016年,在线教育领域,不论何种领域、不论线上线下的教育机构都开始纷纷入局直播。


新浪根据微博百万用户展开的问卷调查后,得出一个结论——2016年什么***圈粉?那必然是直播课老师!在一二线城市中,培训机构老师直播人数较多,而在三四线城市,直播老师多为中小学老师。不同城市的直播老师各有风采,一线城市直播老师获得打赏较多,更容易打造网红老师,其中培训机构直播老师达84%,大学直播老师达56%。而三四线城市的中小学直播老师获得打赏占比高达50%,不过直播观看时长还是掌握在学生的手机上。目前教育直播领域已有的收费模式主要为两种,一靠课程售卖,二靠打赏。


O2O双师模式火热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发展,学习已经从传统教学发展到了智能学习新时代。在线教育对“直播”给予很大的关注。期间,因为新东方等机构采用双师(主讲+助教)模式扩张,引发行业人士对双师模式的关注和讨论。


炒得如火如荼的O2O双师课堂模式,被媒体称为目前“互联网+教育”***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它究竟是什么呢?它是双师课堂的“双师”,即“主讲老师+助教老师”。通常由一间教室现场直播,另外一间或多间教室通过电视或投影设备同步听讲、学习,因此,课堂上就是一个学生享有两个老师的陪伴,“主讲老师”通过线上实时讲课,“助教老师”在课堂上进行一对一答疑、针对性辅导、查漏补缺、巩固练习等课堂服务,学生通过答题器等参与课堂问答。业内人士称,双师直播的核心在于反馈与交互。


对于“双师计划”的热衷,并不仅仅局限于企业。2016年11月底,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市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2016-2020)》。“双师计划”是北京市教委近期推出的项目。具体而言,北京将面向全市中学教师招募在线辅导教师,2016年12月起在通州区31所学校试点,为初一、初二年级学生提供免费在线教育辅导服务。“双师”,也就是今后除了课堂上的老师,学生还将配备线上辅导老师。


这一场由公立系统主动引起的混合教学,无疑是“互联网+教育”下的一个新举动。据了解,“这一计划的推出缘于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中考改革选考学科的54种组合,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纳入中考选择范围。从学生每个学科的诊断测评开始,进行大数据分析,对应到学生有需求的学科和这个模块知识点有专长的老师,进行这种一对一的实时在线辅导。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开放提问,用文字、图片或者小视频等方式描述问题,将问题上传到云平台,由系统推荐给相关学科教师,在线教师自主选择解答。


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与教师有偿家教、有偿补课不同,它强调骨干教师的智力服务资源,要在网络上流动起来,为郊区、薄弱学校的孩子提供服务,关注教育均衡化发展;通过在线辅导,要能解决孩子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问题,让孩子有实际获得感。


暑期直播答疑和创客直播课程

2016年暑期,为提高答疑效率,同时使答疑更具权威性,宁波智慧教育在全市范围内征集网络学习导师,并遴选出了14位名师(宁波市名师、宁波市骨干教师、宁波大市教坛新秀)提供在线服务。这些教师不仅全程参与近两个月的“在线答疑”活动,还在“网络返校”直播答疑中与学生们“见面”。


本次直播分小学和初中两个直播室,学生们可以打开宁波智慧教育门户点击首页悬浮窗进入直播室页面,根据提示按需进入相应的直播室即可在网上与名师们在线交流。


不仅如此,宁波智慧教育在暑期还推出创客直播课程。例如,题为《创客之星星点灯》的课程,庄老师以灯的发展历程引入,告诉大家如何使用sketchup建模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并用Repetier-Host切片软件切片打印,并结合开源硬件比特构图拼接,指导学生们学习电源比特、LED灯比特、模拟输出比特的作用。同时,庄老师还会讲授如何动手拼接制作属于自己的电子蜡烛及星星灯。


雾霾期间进行网络直播授课

因雾霾重度污染,在教育部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下,不少学校教师通过微信和QQ与学生和家长在网上进行学习互动。还有一部分学校的老师巧妙运用网络校园课程平台和网络直播平台,通过直播形式向在家中的学生们授课。




5 IPv6发展:战略上紧锣密鼓 现实部署遇冷

APNIC上***近数据表明,中国IPv6用户普及率仅居全球第56位,为0.7%。IPv6下一代互联网战略部署遭遇了“雷声大雨点小”的窘境。专家呼吁:当前应抓紧下一代互联网IPv6的体系结构等核心技术的研发。


2016年12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规划确定了6大主攻方向、10大任务、16项工程、12项优先行动和6大政策措施。其中,12项优先行动首当其冲的就是“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超前部署行动”,要求“抓住自主创新的牛鼻子”,“积极争取并巩固下一代互联网等领域全球领先地位”


然而,超前部署的IPv6下一代互联网,正在逐渐失去全球竞争的先机。同一天,在北京举办的全球网络技术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谈“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与思考”中,提到“中国在IPv6下一代互联网上,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2016年,发达国家IPv6网络爆发式增长,而中国的用户仍局限于大学用户,形成鲜明的对比。


全球IPv6发展冰火两重天

关于IPv6网上曾流传一首打油诗:“年年务虚年年务,总说枯竭总不枯,次次上马都下马,过渡十年还过渡。”这首打油诗多少反映出了整个IPv6在中国发展胶着的状态。


亚太地址分配组织APNIC上******的一组数据,可以算是印证了这个打油诗的真实性,但同时也给了中国“当头棒喝”:截至2016年12月底,中国IPv6用户近500万,仅占全国互联网7亿用户的0.7%,居全球第56位。全球IPv6用户普及率******的是比利时,超过60%,美国为34%,其IPv6用户数已达9800余万。


与中国在IPv6现实部署的清冷形成对比的,是国际BAT进军IPv6的势头之猛。谷歌的IPv6访问流量显示,2015年全球IPv6流量较2012年增长10倍。国际上******互联网信息服务商企业******使用IPv6协议给用户提供服务。谷歌、苹果、脸书(Facebook)、推特等国际诸多互联网知名企业纷纷要求合作伙伴必须支持IPv6协议。2016年6月,苹果公司要求所有APP提供商必须支持纯IPv6协议;脸书(Facebook)目前已经兼容支持IPv6的设备;2016年8月,Facebook上IPv6用户已经超过IPv4用户。


截至2016年12月底,全球超过50个国家/地区IPv6用户占互联网用户的比例超过1%,24个国家/地区超过10%,9个国家超过20%,德国、美国、瑞士和比利时超过30%。同在亚洲地区的印度,IPv6用户数量达到5960万,用户普及率为15.79%;日本的IPv6用户数为1769万,用户普及率为15.48%。


IPv6现实部署缘何遇冷

为何拥有全球******规模网民的中国,反而对地址的需求淡然处之?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我国接近7亿互联网用户仅有3.3亿IPv4地址,人均0.47个IP地址。按常理推断,中国应该是对地址资源的需求***为迫切的,但事实上,IPv6的实际部署却并不匹配战略的重视程度。


2016年,国家进一步明确下一代互联网战略地位。2016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向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演进;2016年7月《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加快下一代互联网大规模部署和商用;2016年12月初,国务院审议通过《“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再次明确下一代互联网的部署。


战略上的部署紧锣密鼓,却在现实部署中遇冷,这形成了2016年中国在下一代互联网发展上的突出特征。


专家分析,之所以IPv6推广进程缓慢,与我国长期以来依赖私有地址、转换动力不足、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等因素相关


我国由于接入国际互联网较晚,技术水平落后,申请IPv4地址遇到许多困难,运营商可以提供的公有IPv4地址很少,许多单位只能采用NAT(网络地址转换技术)私有地址转换的方法来扩大公有IP地址的使用率。


使用私有IP地址接入互联网,一是网络效率低,一个公有IPv4地址转换出多个私有IP地址,相当于同一单位的人都要在出口把内部证件换成公用证件才能出去;二是安全管理差,发生网络安全事件后,很难追溯到当事人的源地址,网络安全管理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分析指出:“多年以来我国大规模采用私有IP地址转换的办法来应对IPv4地址的不足,落入了对私有IP地址依赖的陷阱。”而发达国家的互联网运营商一般使用公有IP地址,为互联网用户提供基于公有IP地址的互联网接入和服务,网络速度快、访问效率高、安全管理好。



专家们建议,应加快部署IPv6网络,快速提高用户总量与覆盖率关键是要抓紧落实国家近年制定的IPv6与下一代互联网发展规划和实施部署,尤其是要抓好运营商与BAT为代表的信息提供商的落实,争取在2017年完成1亿至2亿IPv6用户的部署,将“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和2016年7月出台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的“加快下一代互联网大规模部署和商用”落到实处。


其次,要抓住并聚焦“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这个互联网核心技术的持续研究和创新发展,以IPv6为契机掌握在下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发展上的主动权。


据介绍,国际互联网标准化组织制定的7000多个互联网标准RFC(Request For Comments)中,已有80多项中国人制定的标准。但是在******代互联网,中国人参与制定的仅有一项。


第三,需要抓住IPv6网络更新换代的机会,利用IPv6下一代互联网真实源地址验证等地址回溯创新技术,从互联网体系结构层面解决互联网安全,而不是像现在的修修补补。




6 大数据:离中心越来越近


“一切都被记录,一切都被数字化。”在许多领域,大数据正在大放异彩。所以有句话说,未来的时代将不是IT时代,而是DT的时代。DT就是Data Technology(数据科技)。


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真正的大数据应用还在路上。重要原因之一是分析工具的缺乏。就像当汽车时代来临,我们当然无法按照驾驶船只的方式去驾驶汽车。所以,***开始,大家用EXCEL的方法分析了很多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非常辛苦但收效也甚微。如果没有合适的分析技术,要揭开庞大的数据背后的故事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还有一个原因是教育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受施教者、学习者、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大数据应用的切入不那么单纯。


那么,从学校的管理层面上来说,大数据到底可以干哪些事?北京大学计算中心主任张蓓教授认为,很难在互联网上发现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目前来看缺乏精彩案例,但是,仍然可以说,大数据与教育的结合有很多潜力可挖


比如,在教学管理中,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为传统课堂教学提供质量监控和评价。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对科研文献挖掘,快速准确识别新型分子,加快科研进度。


而在传统课堂领域,通过对数据的积累、挖掘、对比、分析,可以帮助学校了解:哪些课程************;哪些课程需要改进,如何改进;哪些教师应该获得帮助,需要哪些帮助等等。对于教师来说,对数据的分析和使用则可以帮助他们改善教学效果。通过这些数据的积累、挖掘、对比、分析,可以帮助老师了解自己的课堂是什么样子;如何可以做得更好?


在高校,学生和教师画像是***近一两年比较流行的做法。多维度、*********的刻画主要用来分析学生学业状况,预测挂科、排名突降,动态评估经济水平,精准资助困难学生,预测学生毕业去向,提供针对性引导。


而对教师的刻画主要表现在:基于教师学习经历、导师、海外交流、所属团队、职位晋升等信息,构建教师成长轨迹,分析教师发展的影响因素,为教师个性化发展指引方向。


做MOOC几年之后,清华大学副教授于歆杰认为,现在获取的数据比原来更大量、精细。他认为,在获得的基于真实课堂教育大数据的基础上,2017~2018年,理念中的因材施教有望实现。总之,这几年大数据在高校教学、管理的边缘一直兜兜转转,不过似乎离中心越来越近了。


值得关注的是,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结构化数据还是非结构化数据。个性化的数据大部分来源于师生们发表的论文,包括微博,微信,论坛等等一系列信息。当然,问题随之而来,数据得到更多开放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关注如何保护隐私,并在保证隐私和提供精准服务之间,找到合理合法的平衡点。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




上一篇:资讯|《“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政策解读

下一篇:老师|如何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