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闭
Top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电话:0451-82363952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开发

   区红旗大街259号

二 维 码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蒋东兴谈智慧校园定位与目标

2017-02-13

重点摘要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越来越融入教育教学业务,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智慧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高端形态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支撑智慧教育的开展,必须建立智慧校园。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高校信息化三十多年来发展阶段的基础上,从技术、业务、建设和运行模式等角度,阐述了高校智慧校园将具有的主要特征,提出了高校智慧校园的定义,建立了高校智慧校园的概念模型。


高校智慧校园的解决方案是本研究的重点,论文提出了高校智慧校园的层次化体系结构模型,设计了包括通信框架、环境框架、数据框架和服务框架的开放框架模型,并建立了高校智慧校园的成熟度模型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初步形成了高校智慧校园技术参考模型。


 智慧校园定位与目标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社交网络、知识管理、虚拟现实等新兴信息技术在高校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业务的融合越来越深入,高校信息化由管理信息化发展为教育教学******信息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关系从组合、整合演进到融合创新。


在这种情况下,数字校园建设阶段采用的统筹建设、分步实施的建设模式已经难以为继。随着师生积极参与学校信息化建设,在已有应用系统基础上开展的轻量级/碎片化应用越来越多,数字校园的运行维护模式开始捉襟见肘。


并且,随着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不断深入,高校信息化的技术形态、业务形态、管理形态都开始发生巨大变化,原有数字校园建设的解决方案和方法都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阶段高校信息化的实际需要。


高校信息化发展需要有新的思路、方案和方法,而智慧校园成为当前阶段高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诉求。


智慧校园实际上是高校信息化发展到融合创新阶段的产物,是对数字校园建设的进一步深化与提升,是高校应对“互联网+教育”挑战的必然选择,是高校实施的“工业4.0”。


高校建设智慧校园,是在数字校园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新兴信息技术的引入,为师生提供各种智慧型的业务应用,改进师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活动方式,推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在IT支持下的模式创新,实现高校的智慧运行,支撑高校智慧教育的开展。


 重要意义 


通过该参考模型的发布,今后我国高等学校智慧校园的概念模型、体系架构、框架模型和成熟度模型有了明确规范,是制定高等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后续具体标准的依据。


该参考模型的发布为推动我国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总体规划项目建设及建设效果评估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上一篇:区域|辽宁省建成教育数据中心开始发挥大数据支持和决策服务作用

下一篇:资讯|2017年教育改革要点确定,看看今年教改会有哪些大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