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闭
Top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电话:0451-82363952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开发

   区红旗大街259号

二 维 码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科技拓展教育新路径激发学习新思维

搭乘互联网快车,当今******教育格局正在发生剧变,其中涉及到方法、内容和学习空间等等,影响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从规模上看,当前的学习格局变化可以同十九世纪出现的传统工业革命前教育模式向工厂模式的历史性过渡相提并论。

2016,是未来教育的元年,也是科技翻转教育的一年。继李世石败给“阿尔法狗”(AlphaGo),人工智能一战成名,进军教育领域,VR虚拟现实也加入教育大家庭,打造沉浸式学习模式......越来越多的科技被应用于教育领域。


美国2015年12月30日发布2016年教育技术规划,从学习、教学、领导力、评价、基础设施五个维度展开,阐述了学什么、怎么学、在哪学的问题,重新思考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计划聚焦的问题已经由原来的技术是否应该被应用于学习之中转变为技术是如何改进学习,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接触到高质量的技术支持下的学习体验。在未来,技术更多的被应用于个性化学习,使得学习者在学什么和如何学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更多的学习者在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合理的规划自己未来人生的学习,实现个性化的终身学习。

中国也深刻认识到了技术对于教育的推动作用。2016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其中明确提到要创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与应用模式,从服务课堂学习拓展为支撑网络化的泛在学习;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从服务教育教学拓展为服务育人全过程;深入推进管理信息化,从服务教育管理拓展为******提升教育治理能力;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从服务教育自身拓展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日益紧密,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人的******发展,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个性化学习的理念也日渐深入人心。

科技+教育的深度融合带来的不仅仅是教育模式、形态、内容的深刻变革,更是技术环境下学习新思维的迸发。


学习空间来看,科学技术对学习空间的改造是支持学习方式变革的关键。其主要包括实体空间、资源空间、虚拟(网络)空间三大板块。

实体空间布局将会向大空间、学科化、专业化、融合化、分区化方向转变,教室与互联网的直接连通,让教室与教室间、师生间生生间等建立广泛连接。教室不再是孤立的个体,也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

资源空间将成为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重要路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屏显示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技术的广泛使用利于数据的收集和大数据的建立,便于分析、诊断、评估,把学习的终结性评价变为形成性评价,利于个性化发展。

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与资源空间有相融合之处,同时因师生处于时空分离状态,又要满足网络学习行为发生的一切核心要素,即教学任务设定、学习行为、学习成果、学习行为分析与评价、学习反馈等。

学习方式来看,其变革取决于三大因素:网络空间学习人人通是关键,教师队伍的培养是重要保证,虚拟学习空间建设是必经之路。为此,广大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转变思维模式,建立“实体空间+虚拟空间”的新空间观,“静态学习资源+可供学习、管理、评价的、满足个性化学习路径的新资源”的新资源观,“新建构主义、学习元理论、联通主义”的新理论观,“具备TPACK技能的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辅导者、服务者”的新教师观,“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技术、创新、变革相融合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路径”的新路径观,“学校及区域的CIO制度,区域云的建设”的新运行观。



上一篇:观点|利用大数据保障教学质量提升

下一篇: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变与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