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451-82363952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开发
区红旗大街259号
2011年1月,首届“大国教育之声”教育论坛在京举办,自此众多专家学者通过新华网,通过“大国教育之声”活动,不断探讨教育现实、理论发展、学界思想,为教育改革的未来振臂而呼。2017年11月30日,“大国教育之声”迎来了自己的八周岁,和中国的教育发展一道,它也从“新”开始,从新的起点继续。
会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田慧生做了题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的报告,阐述了加强中小学STEM教育的必要性。
加强中小学STEM教育恰逢其时 不可不为 不可慢为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英文首字母的缩略语。虽然STEM教育没有公认的定义,但为增强国家竞争实力、培养未来人才,诸多国家近年来不断丰富学校教育内容,加大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在中小学课程中的所占比重。
“我国基础教育科技教育整体上起步相对较晚、缺口较大,还不能很好满足国家发展需要。”针对2017年4月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中所指出的“科学前沿领域高水平人才、高端研发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存在较大的供给缺口”的实际情况,田慧生用一组数据让与会嘉宾对“缺口”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我院研究认为,到2025年我国航空航天人才缺口将达到约4.8万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将产生近25万的人才缺口,大中型企业生物制药对科技创新研发人才的缺口约为6万人,大中型医疗器械企业对科技创新研发人才的缺口约为9万人。据工信部透露,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人。”
“从现在算起到2035年,现在的中小学生到那个时候正是努力攀登科技高峰的黄金年龄、正赶上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段。”田慧生在发言中强调:“现在加强STEM教育,就是要为下一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现在加强中小学STEM教育恰逢其时,不可不为,不可慢为,必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脚踏实地,奋起直追,努力赶超。”
STEM教育中国特色体系正在形成 问题与挑战并存
近几年,STEM教育在我国快速兴起,学校、科研院所、社会机构、企业公司等共同发力,推动了STEM教育实践、理论和政策的发展。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采取措施,积极探索STEM教育推进方式,开展中小学STEM课程体系、专用空间、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尝试。一系列促进科技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文件,对STEM教育提出了专门要求。
参照其他国家和地区STEM教育发展情况,田慧生认为,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阶段STEM教育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课程体系尚未初步形成,缺少打通学段的整体设计,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性方案,各学段内容和目标不衔接,不利于人才的系统性培养和叠加效果的产生。二、教育标准与评估机制尚未建立,什么样的课程能够进入学校,期望取得什么样的效果,众多项目教育效果如何,缺少相应的标准和评估,目前来看STEM教育处于蓬勃生长阶段,乱象丛生、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三、STEM教育师资队伍问题严峻,数量缺口大,整体水平不高,补充能力差。四、社会联动机制不健全,STEM教育各自为战,无法形成全社会的合力。五、缺乏国家项目示范引领,已有项目系统性不强、吸引力不足、覆盖面不广、影响力不够、示范引领作用不明显。六、缺少STEM教育国家战略高度的顶层设计。
“对症下药” 助力中国STEM教育发展
STEM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国家未来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田慧生在发言中开出了“******”:
推进STEM教育政策顶层设计
“要从理念上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和理解STEM教育,要在原则上强调开展STEM教育的基本要求,要在目标上明确努力的方向,要在任务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内容和行之有效的举措,要在资金保障、社会参与、项目设计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实施STEM人才培养畅通计划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需要根据国情整体布局,促进各学段教育连贯一致、各类型学校相互配合,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有序推进。进一步优化STEM教育活动,提高相关活动的吸引力、科学性和教育质量,为每一位学生参与STEM活动提供保障。
建设STEM课程体系
STEM教育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整合在一起,强调对知识的应用和对学科之间关系的关注。促进各学段STEM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有效衔接,打通学生成长关节,疏通学生学习渠道,融通学生学习内容。在STEM教育中,学生需要不断地评估自身的兴趣点、经验和才能,通过基于现实的项目,在深度和广度上应用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评价过程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方式,强调多元评价主体、形成性评价、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由学生本人、同伴、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态度、兴趣、参与程度、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作品等进行评估。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加强具有跨学科背景的师资力量的培养,尤其是针对STEM教育相对落后地区和群体的师资培训,帮助教师们获得多学科STEM学习经验,提高关于科学、数学和技术的本质认识和科学素养,并提倡教师们将STEM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师范院校要结合实际需要,积极探索STEM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队伍建设源头上做好工作。
打造一体化STEM创新生态系统
对STEM教育的经济投入、媒体宣传和多方参与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可以吸引学生参与的重要方式。博物馆、青少年宫、科技馆、数字媒介等社会机构积极开放空间,成为STEM教育非正式学习的组成部分。设立国家示范引领项目,广大师生参与相关活动,在活动中增强能力,提高水平。加强STEM教育的宣传报道,推动形成全社会重视的STEM育人环境,构建一体化STEM创新生态系统。
推广STEM教育成功模式
针对STEM教育出现的问题,通过研讨会、现场会、观摩课等方式,促进交流与合作,互通有无,共同提高。培育和发现各地STEM教育的有效做法和先进经验,通过报纸、期刊、网站等方式加以宣传推广,带动各地各校一起发展。引进国外STEM教育优质资源,借鉴有效的教育模式,结合当地情况进行复制、移植、改造,加强本土化、特色化探索。
文章来源于 :中国教育装备网
下一篇:探索|关注学生做信息时代合格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