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闭
Top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电话:0451-82363952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开发

   区红旗大街259号

二 维 码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纵观国内外,占据地域优势的发达地区,多年以前就已经积极投身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探 索研究及实践应用的浪潮之中,如湖南省长沙市自 2007 年初的雏形探索、普及推广到现在 的创新实践已走过了三个阶段的实践应用。 2012 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正 式提出“三通两平台”的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宽带网络校校通”是基础,“优质资源班 班通”是关键,“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发展方向。其中个人学习空间早在 2005 年就曾 被国外相关学者提及,国内湖南省是******也是在“三通两平台”上实施效果起到领先的省 份,现在网络学习空间的实际试点学校越来越多。 


当前,我国“三通两平台”工程扎实推进,各地各校信息化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如何在教育教学各领域推进教育云平台的应用创新、着眼于学生的******和谐健康发展,是今 后******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与主题。因此,大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 突出网络空间建设与资源规模化应用的融合、个性化资源和基础性资源的共生,切实推进教 育改革创新、******提高教育质量,不仅符合加快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的基本形势,也是 基础教育在总结多年资源开发与应用经验基础上向纵深发展的迫切需求,更是我国教育信息 化深入推进应用创新需要共同解答的时代命题。



什么是教育云


教育云是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架构,包括了教育信息化所必须的一切硬件计算资源, 为教育领域提供云服务。包括“云计算辅助教学”(Cloud Computing Assisted Instructions, CCAI)和云计算辅助教育(Clouds Computing Based Education,CCBE)多种 形式。云计算辅助教育是指在教育的各个领域中,利用云计算提供的服务来辅助教育教学活 动。云计算辅助教学是指学校和教师利用“云计算”支持的教育“云服务”,构建个性化教 学的信息化环境,支持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群体智 慧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云平台是利用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建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环境,以云 计算为基础,通过物联网、大数据、新型交互媒体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的深度 融合,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数据交换,同时汇聚来自多个渠道的优质资源及应用组件,满足 教育用户通过网络学习空间以及各种信息终端设备完成教学、学习、 教研、管理、社交等 方面的需求,面向教育机构、老师、学生、家长提供一站式的教学服务。实现全网融合、促 进区域特色发展、解决信息孤岛,实现多级一体化建设,减少政府重复投入,构建开放生 态, 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如图 1 是教育云的基本功能描述。她为学 校和老师提供工作的平台,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学习的平台,为师生及家长提供交流的平台。




教育云要解决的问题


区域性教育云的建设旨在围绕教育云平台的智慧应用,为本地教育机构、学校、师生、 家长构建基于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评价、智慧研训、智慧管理、智慧校园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它将为区域内教育系统提供辐射状网络的“一站式”应用服务,支撑全系统智慧教 育应用工作的开展;对于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系统资源配置效率,避免重复信息化投3 / 6 资,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管理和区域教育综合改革、 区域特色发展,都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 


简言之,如图 2 是教育云要解决的问题:

  • 一是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促进公平、统筹均 衡、 提升质量等,

  • 二是解决教学方式转变、学习方式转变、评价方式转变等信息化教学中的 问题。

平台的建设以培养人的智慧为目的,运用智能信息技术构建智慧教育,关注点聚焦于 人的发展,并***终化“教”“育”于无形之中。



健壮空间的功能需求


所谓健壮空间,就是让空间更加灵巧,内容更为丰富,操作更为便捷。而健壮的空间离 不开健壮的平台,健壮的平台应该为老师提供集备、教、评、管、交流为一体的一站式便捷 的办公空间服务,为学生提供集学、测、评、交流为一体的一站式学习空间服务,为家长提 供*********了解孩子成长的互动空间服务,为学校提供学校信息发布、教学教务管理、资源管 理为一体的综合化管理空间服务。 


这些空间是一个集成教学应用、教学内容、教学工具、可 进行教学交流、可定制、可编辑的个性化平台,是教育机构、教师、学生在网络上进行教学 活动的基本形式,需要实现教学沟通管理、自我展现,同时需贴近课程教学,实现知识管 理、课程管理、时间管理等更多基础功能,并能集成可扩展的来自多个商家的“应用组件” 以满足个性化的教学需求。 


综上所述,网络学习空间应包括机构空间和个人空间,为不同角色实体(机构、教师、 学生、家长等)创建在线身份,支持他们之间的交互联结,资源的共建、共享与应用,记录 教与学的过程和保存重要的信息等。



机构空间

机构空间包括教管机构空间、学校空间和班级空间。机构空间为用户提供宣传、机构个 性化展现、机构成员交流互动和机构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以及机构信息化管理入口集成等功 能。 


教管机构空间需要包括教育要闻、通知公告、资源中心、机构风采、下属机构、精品应 用等信息内容。 


学校空间需要包括学校概况、校园资讯、本校资源、教学教研、教师园地、学生天地、 家长学校、党建之窗、招生信息、空间动态、访客统计等信息内容。 


班级空间需要包括班级资讯、班级寄语、学习动态、学生天地、******作品、教师风貌、 学生风采、班级秀、访客统计等信息内容。 


所有机构空间展示的栏目以及样式提供展现管理功能进行调整和自定义,实际的展示内 容可根据管理员的装扮管理功能来实现。


个人空间

个人空间包括教师空间、学生空间、家长空间和管理者空间。个人空间为用户提供社交 互动、工作学习、个性化展现等功能。 


教师空间要拥有目前主流智能社区系统功能,同时为满足教学需求,优化资源整合、纵 横流动、系统收集、资源推送功能,实现教学交互及过程管理,实现教师个人空间个性化资 源与公共服务平台资源的深度融合。教师不仅能在空间内编辑、管理各类教学资源,同时智 能社区系统要能为其提供资源推荐、传播通道。教师可以在空间内结合各类网络资源进行网 络同步备课、上课、以及课后辅导等,实现资源再造,不断产生生成性教学资源,有效解决 资源应用与再生难题,让资源真正“活”起来。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多为教师着想,在网络 空间及终端应用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教师的实际教育体验,还要考虑教师的特殊身份,要 能让教师在教学者、学习者、监护者之间快速切换不同角色身份。 


学生空间要以学生成长记录档案为核心,真实记录学生的基本信息、考勤信息、成绩信 息、获奖信息、评价信息,反映学生成长全过程,真实记录参与班级活动、在线学习的时间 以及做题的数量,错题数量等,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个性发展。其中,同步学习要能帮助教 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帮助学生实时的获得老师的辅导。旨在配合教师课堂教学、课后 补差、作业辅导等,学生根据老师的教学进度,进行课前预习,上课的时候有针对性的学 习,提高学习效率。自主学习提供给学生网络学习环境,学生在课外之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相应的名师课堂、微课视频学习,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学生根据需要 自主选择试题练习,亦可选择成卷进行在线测试等。


家长空间用于实现与学校交流互通,构建基于网络空间的家校协同教育,加强家长网络 教育指导,弥补家庭教育缺失,促进有效沟通,形成远程互助和资源共享,拓展教学深度和 广度。帮助家长实时了解学校、班级动态,与老师及其他家长交流互动,参与班级活动,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为孩子完善成长记录,上传学生的日志、作品、荣誉等。5 / 6 管理者空间用于向师******布各种信息,并及时获得师生的信息反馈,各类信息的快速、 便捷、廉价传递,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管理者要能利用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使用 各种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处理事务,它包含学校实时整体情况概览、师生动态统计分析、实时 公文审批、文件签阅、事务流转等各项工作。还应该包括角色替换的实际体验功能。例如校 长的空间,应该给予随时扮演老师、学生、家长各种角色的权限,并能方便地进行切换。



走偏了的教育信息化是枷锁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姚跃林:“教育信息化无论怎么发展,基础教育终归离不开 人,要以师生为本。教育信息化要研究必要性,要提高精准度。不能让师生成为‘知识’或 信息的奴隶。”


浙江省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校长罗树庚:“走偏了的教育信息化是枷 锁,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让老师们够辛苦的了,还要额外完成少则一两个、多则五六个 网络空间的创建、维护工作。为什么有关部门不整合资源,让老师们只需要维护一个网络空 间呢?”


从这些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反映不难发现,在“三通两平台”的推进过程中,有些耗费了教师、学生的大量宝贵时间,让老师们做了许多高耗低效的工作。这种被“绑架”的教育云平台建设模式,形成了许 多教育主管部门建了又推倒,推倒又重建的无谓甚至是有害的循环。当然,健壮的空间在教 育界很难形成统一的标准, 但我们只要做到一切以师生为本,多听听来自一线的声音, 并不 断地对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就不难做出健壮的空间。



马云曾经说过,软件开发者心里一定要时刻想着用户,要让用户用起来像用傻瓜相机那 么简单、便捷,否则,你的产品只会死路一条。教育信息化要健康发展,应该以师生为本,不 能脱离教育和学校实际。要让信息化为教育现代化插上翅膀,不能让教育脱离立德树人的本 质来迎合或印证技术主义的好奇心。 教育云平台要促进“减负”,不能为建而建、 为用而用 以至于“增负” 。 尽管网络学习空间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还有诸多困难和问题,教育云难 以“化云为雨”, 但只要我们不断探索, 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健壮空间, 从以教为中 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 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 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6 / 6 式转变; 教育从师生参与向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转变才能得以实现。 相信云布雨润的 智慧教育必将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文章来源于:中国教育信息化

上一篇:杜占元:学习十九大精神推动教育管理新台阶

下一篇:教育部副部长:教育部将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