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闭
Top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电话:0451-82363952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开发

   区红旗大街259号

二 维 码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问题的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教育的首要目标是“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教育专章(第五十九章)的标题为“推进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现代化成为教育界贯穿整个“十三五”的主要任务。


教育现代化理论表明,迄今为止******范围内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两次大规模的教育现代化:******次是工业时代的教育现代化,第二次是信息时代走向智慧时代的教育现代化。我国想要实现教育文化振兴,必须将两次教育现代化一并实现。


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现代化发展,具有支撑性、驱动性、引领性的战略作用。在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发挥信息化的独特作用,教育界探索不断。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愈加重视发挥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引领作用:

  • 2000年确立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 2015年又确立了“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推动教育现代化成为教育信息化新的时代命题。


然而我国教育信息化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并未产生国家期待的引领和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巨大作用,甚至在与互联网+融合的发展中,严重滞后于其他许多行业。这种矛盾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以推动教育现代化要求重新审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我们认为主要存在重大理论创新缺失、重大原始实践创新不足、技术变革教育的宏大设计缺乏、高校教育信息化引领缺位、教育信息化绩效不高、教育信息化学科地位不高、重建设轻创新、唯“商”、唯“美”、唯“量”、唯“新”等11个方面的问题,其中重大理论创新缺失、重大原始实践创新不足、教育信息化学科地位不高等三个问题,是直接制约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正视并迅速解决这三大问题,是实现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重大使命的当务之急。



教育信息化重大理论创新缺失


理论成熟并自觉地以理论指导实践是事业成熟的标志。然而,我国教育信息化有史以来产生的带有方向性、指导性、引领性、基础性、根本性的重大理论原始创新数量严重不足,迄今没有形成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及方法,也没有形成技术变革教育的理论和方法。


从总体上看,教育信息化理论创新与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巨大期待不相称。当然,不仅仅是我国没有产生多少重大的教育信息化理论,******范围内亦如此。一项创新的事业,几十年没有相匹配的创新理论的指导,必将影响其进一步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教育现代化,必须具有先进理论的指引。


 原因分析 

(1)教育理论落后


在******范围内,教育理论研究总体落后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我国更甚。自鸦片战争后,我国几乎没有产生多少重大的教育新理论,教育人似乎失去了重大理论的创新自信、行动自觉与勇气,而且将教育信息化仅仅看成是建设和实践,缺少对教育信息化理论创新的重视和关注,更缺少教育信息化理论创新的自觉。


(2)缺乏引领自信


“月亮是外国圆”的思维根深蒂固,对******正逐步进入西弱东强的变化大势缺少认识和把握,角色与担当没有随着国家地位的变化而及时转变与提升。在国内,还存在中外理论礼遇不一的现象:国外的新理念、新理论一出现我国就争先恐后跟进、一哄而上热捧,但是国内创新的观点发出后,往往落地无声,学界既缺少完善国内理论的兴趣与热情,更缺少完善国内创新观点理论的自觉。


(3)偏离正确轨道的学术导向


教育信息化研究导向存在一定问题。研究者习惯于写思辨性的论文、跟风式的论文、热炒新技术的论文,热衷于做既上不顶天、又下不着地,既不能服务国家的战略需求、又不能推动学术前沿发展、也不能指导实践问题解决的“悬浮态”研究。教育信息化领域出现了许多无用的“模式”论文。


(4)顶层设计与协同研究缺失


我国教育信息化缺少重大理论的研究规划、支持与协同的组织。研究更多处于散兵游勇状态,难以形成大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颠覆性的理论创新。虽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都会立项教育信息技术学科的*********课题,但是一些*********项目的研究意义并不大,研究意义很大的又少有人敢去碰触。如前所述,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非常高,但每年只有10多项*********课题进行研究,且所批准的项目围绕重大前沿理论问题、重大实践问题、重大政策制定开展的比重较低。


(5)智库数量不足与构成失当


一方面是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智库数量不足,另一方面是有限智库中“官”的占比高。“官”的行政事务繁忙,少有时间做系统性政策性研究,难免使得智库发挥的作用不大甚至于形同虚设。此外,有限的智库也缺少政策的实施追踪研究、效果研究和调整建议,使政策的科学性以及与时俱进的优化调整难以保障。


(6)缺少颠覆性研究气魄和创新担当


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只是在原有轨道上研究,没有上升到智慧时代的高度,也没有上升到驱动、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层面上进行研究。创新有风险,因此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多数人选择了既保险又短平快的理论引进、理论跟进的方式,一些学者因而也就成了国外专家观点、国外创新做法的“搬运工”和国外新理论在中国的“代言人”和“传声筒”。


(7)特色道路研究意识不强


我国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这条道路需要有若干行业若干方面特色创新的支持和支撑,从总体上看,我国教育信息化缺少对信息化支持下促进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道路研究的认识和自觉。前10多年教育界一方面谈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另一方面又缺少教育信息化支撑教育现代化道路的研究。2011年以来我国发表的CSSCI教育学科论文中,题目中同时包含有信息化与现代化道路的研究论文只有有限的几篇(李芒等,2012;丁宇红,2012;陈琳等,2013;舒悦,2015),始终没有形成本土化的教育信息化支持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信息化支持下促进教育公平是***能够体现大国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陈耀华,2013、2014;魏先龙等,2015),然而我国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公平实践重大工程的数量不多。


从总体上看,教育信息化重大理论创新缺失,当然并不代表没有理论的探索。近几年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论文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仅2012年以来研究教育信息化战略、路径的CSSCI期刊论文就有10多篇(陈琳,2012;陈仕品等,2012;任友群等,2013;吴砥等,2013;王竹立,2013;魏先龙等,2013;王瑛等,2014;王运武,2016;梁砾文等,2016;陈琳等,2017;张纲等,2017;任友群等,2017)。


 促进教育信息化理论创新的措施 

(1)提升自信与担当


在当今******,中华民族***有理由自信(习近平,2016),尤其是文化自信。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教育要树立学术自信、理论自信,树立与中国引领******相匹配的自信。一方面,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育信息化工作者,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势,树立教育信息化理论创新自信与道路自信,增强教育信息化理论自主创新意识,摒弃西方中心主义;另一方面,教育信息化研究者、管理者、从业者和相关的师生,要有与国家地位和国家期待相适应的担当:中国要引领******,教育要引领社会,教育信息化要引领和******推动教育现代化,这是教育信息化人必须牢记的担当基点。


(2)统筹协同


教育信息化理论重大创新要依靠集体智慧,国家层面应组织教育信息化重大理论研究攻关,唯有组织专家攻关才能取得重大突破。集体攻关研究是我国建国后重大事业取得成功的利器。在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方面,应该充分发挥该优势尽快实现重大理论的突破,形成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理论。


(3)组织保障


应成立中国教育信息化一级学会,以更好地规划教育信息化研究,交流教育信息化思想,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思维碰撞。建议在全国设立足够数量的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专项*********课题,包括*********重点课题和重大课题的委托专项,利用顶层设计的力量和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无穷智慧合力,取得教育信息化理论的系统性突破。同时可以在评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时适当向教育信息化倾斜,划出一定比例专门奖励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成果。在过去评奖时,教育信息化相关学科的评审专家参与较少,而由于多数评委专家对教育信息化创新成果的价值缺少了解,教育信息化的成果获奖比例非常低。此现象严重挫伤教育信息化创新研究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产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本文节选自:《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作者:陈琳、王丽娜。


上一篇: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2017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

下一篇:重磅!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版)|发布会